风险评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的风险评估相当于风险管理,包括目标确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计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应对等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可以将风险评估直接细化为风险计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狭义的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计量、分析、判断、排序的过程,包括风险计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是风险应对、风险控制的主要依据。此外,还有更狭义的风险评估的定义,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企业进一步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目标实现的可能影响程度,即风险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广义风险评估即为风险管理,也是内部控制中管理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狭义风险评估可作为内部控制构建和实施的一个流程,并要与具体业务流程相结合,离开具体业务的风险评估是没有现实意义的。笔者认为,风险管理可作为管理控制的内容,风险评估可作为内部控制的流程,且应当以风险管理来统领所有风险评估的内容。
风险评估的内容
简单来说,风险评估的内容就是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可能性表示一个给定事项将会发生的概率,影响则代表它的后果。笔者认为,对于风险发生概率的估计要考虑以下因素:风险相关资产的变现能力、经营管理中人工参与的程度以及经营管理中是否涉及大量繁杂的人工计算等。影响程度分析主要是指对目标实现的负面影响程度分析。风险影响程度大小是针对既定目标而言的,因此对于不同的目标,企业应采取不同的衡量标准。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进行评估,也就是既考虑固有风险,也考虑剩余风险。固有风险是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改变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的情况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剩余风险是在风险应对之后所残余的风险。对剩余风险的评估是指对企业风险控制或日常的管理活动中采取应对措施之后的风险进行的评估。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风险评估主要是对剩余风险的评估。明确针对风险应对之后的剩余风险进行评估,就要树立一个风险评估持续性和重复性的互动过程,风险评估不是一次性的管理活动。无论是对固有风险的评估还是对剩余风险的评估,始终不变的是要从可能性和影响两个方面来进行。
当然,风险评估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危险上,而是既要考虑因危险而退缩的风险,也要考虑未抓住机会的风险。也就是说,在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同时,还要评估机会失去的可能性和影响。
一般来说,对识别出来的风险,从可能性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后,就可以根据评估的结果采取应对措施。
物流的存在风险和防范策略
目前在我国物流行业中还存在诸多的风险,物流企业只有针对自身的状况,通过实施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增强法律意识、保险意识、引进现代物理信息技术、创新风险管理体制等等风险防范策略,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甚至规避风险,才能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物流业存在的风险
物流企业管理的风险来自多方面,既有自然灾害不可抗力的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比如,独家供应商问题。供应链上出现独家物流供应商,由于供应商服务地域和管理能力的有限性,独家物流供应商政策可能给某些地区的服务带来风险。要想提出有效的物流管理方面的风险防范策略,必须首先明确当前物流业存在的风险,有的放矢。如果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企业合作伙伴选择不当,不仅会减少企业的利润,还会使企业失去其他的机会,从而无形中抑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增加了整条供应链的运行成本。根据长期的调查以及多年的从业经验,我认为当前我国物流企业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自然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不受人为因素的控制,带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这种风险一般是由于遭受气候变化,如突降雨雪、台风袭击、地震、泥石流、战乱发生的影响所造成的。主要包括货物配送过程的中断,或者货物丢失、损坏、拖延到港、以及到港不能卸货等问题。这种情况势必会造成物流企业的损失。
第二,诚信风险。物流企业由于其自身实力有限或者物流过程的复杂、周期长,有时不能够维持整个物流过程的运转,而不得不选择合作伙伴。这时合作伙伴的信誉、实力等情况就成为影响物流运作的重要因素,如果选择的合作伙伴实力不济、信誉较低,故意不遵守本已达成的承诺,从而造成物流企业不能够按照合同的约定实现货物运输的卸载、转载、接货、送货等服务,这种情况也会引起物流企业在经济上的损失以及信誉上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第三,物流企业自身管理存在的风险。这种风险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其核心是物流作业中的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于物流企业本身缺乏有效的管理造成的,主要包括物流合同中的风险和物流过程中的风险。其中物流合同中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向客户屈服、妥协,自动放弃了本身应该享有的豁免条款。
(2)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制极高的服务标准,质量的精确度也承诺的极为苛刻。
(3)在与分包商、合作商等合作伙伴合作过程中,关于责任的界定很不明确。
以上三个问题,即物流企业的妥协性,合同严密性的缺乏,过高的、难以实现的服务承诺以及风险防范中责任不明确都会造成合同风险。物流过程中的风险,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物流企业本身投资不当造成的风险,物流方案设计出现漏洞造成的风险,以及在物流配送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缺乏必要责任心造成的风险,物流企业制度管理不完善、不严格、工作流程设定等不合理造成的风险。其中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是物流过程中风险的重要内容。供应链管理存在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特点,这种特点就使得供应链管理存在着很多风险:
(1)因为物流周期很长,周转环节很多,很容易造成货物丢失或丢单情况,并且丢掉的货物很难调查确切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企业就难逃其责。
(2)货物配送时,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天气原因、人为原因等,就很容易造成配送延时,这种风险发生时,客户会向相关物流企业索赔,物流企业难辞其咎,就必须承担违约赔偿的责任。
(3)货物配送时还经常会发生货物损毁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物流企业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赔偿。
(4)业务合作产生的风险,许多物流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有限,无法完成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就不得不选择合作伙伴来共同完成货物的配送。这时合作伙伴的信誉、实力等情况就成为影响供应链的重要因素,如果选择的合作伙伴实力不济、信誉较低,供应链就会出现被破坏的风险。这种情况下,物流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责任仅凭一张小小的运单就很难划分。
总之,现代物流企业还存在诸多的风险,必须加强管理。
物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
物流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自身运转存在很大的风险。并且,物流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所有客户的物流需求。据此,物流企业存在的风险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不良事件产生的机率即可能性,另一个就是这种不良事件对于满足客户物流需求终极目标的实现产生的后果,这种后果一般有正面、负面两种。根据目前国家提出物流风险管理流程模型,我们可以将风险管理归纳为风险因素的识别、风险的评估及风险的控制三个重要步骤。在这三个步骤之中,风险因素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它是指确定潜在的不良事件即明确风险产生的来源;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定量分析,它是指预计不良事件发生的机率以及发生后所产生的后果;风险控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风险评价,通过风险评价可以确定风险控制实施的最优措施。二是在措施确定之后及时付诸行动,并且对风险控制的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物流风险管理主要包括物流风险因素的识别、风险的评估和风险的控制三个方面的内容。
物流管理的风险防范策略
针对目前物流业存在的风险以及物流风险管理的内容,我认为加强物流管理的风险防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动态的、完善的风险管理机构。风险管理机构是物流风险管理工作的执行者,也是风险防范措施或者方案的制定者。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估以及控制都要靠此机构来完成,因此,风险管理机构的建立对于风险管理来说意义重大。关于此机构的建立,一定要选择具有高素质、一定业务能力的人员组成。一般来说,风险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主要包括财务、法律以及企业的主要业务单位的工作人员代表。除此之外,明确管理人员的相关责任对于管理机构的高效运转也是相当重要的。如果管理人员责任不明确,在工作中玩忽职守、疏忽大意,轻者会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重者甚至会造成财产以及生命的损失。因此,风险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的责任必须明确,而且落实到位。此外,企业法人作为企业的代表,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负有总责;企业分管风险管理工作的领导负有具体责任,负责抓具体的风险管理事务;其他工作的分管领导对其分管内的风险管理工作负有主要的责任。这样责任明确之后就能够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局面,从而使物流企业发生风险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
第二,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物流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依据和保障。只有建立严格、良好的规章制度,才能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从而形成规范化的管理。那么完善的规章制度应该如何建立呢?首先,物流企业制订规章制度,应该依据国家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消防法》、《安全生产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要在国家法律所允许的框架之内,以不与国家法律相抵触为原则,建立自身企业的规章制度。其次,国家法律法规是企业制定自身规章制度的基础,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则是规章制度制订的关键。因此,物流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必须考虑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如自身经营状况、服务方式等。只有符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的制度才是好的制度,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总之,只有实行物流风险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管理,才能够确保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营,减少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不必要的风险。
第三,提高信息分析能力,预防风险。现代社会已经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互联网的使用为我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当今的物流业也已经不同以前传统的物流行业,成为了一个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型服务产业。在这种产业中,信息手段越完善,信息反馈越全面,对不确定因素以及不良事件的预防性就越强,物流业所面临风险就越小。因此,物流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各类与本行业相关的信息,根据所掌握的最新信息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有效预防各类潜在物流风险的发生。
第四,创新风险管理体制,探究风险应对策略。物流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阶段性、复杂性、相对性的特征。同时物流风险又是客观存在的,想要完全避免风险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少风险,降低风险的发生率。创新风险管理体制就显得尤其重要。关于如何创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引进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建立动态的物流安全监控系统。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物流风险管理内容分为风险因素的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三个方面,因此要想有效的规避风险,必须先识别风险。现代物流新技术即可对物流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并且能够根据所识别的因素,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科学的、富有实践性的决策。另外,通过现代物流新技术,还可以建立异常报警系统,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发生的机率。
(2)建立健全风险应变机制。风险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当风险发生时,必须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所遇到的风险。这就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建立相应的风险应变措施以及风险应对的工作程序,使风险应变的体制更加完善,从而在面对风险时有能力将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第五,寻求适当的合作伙伴,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选择良好的合作伙伴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是物流管理风险防范的重要一环。关于如何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物流外包的成功,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树立双赢的合作理念,建立高效的沟通反馈体制以及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与合作商利益一体化。通过以上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强强联合,而且能够使合作双方的信任度以及默契度都有所提高,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第六,增强法律意识。法律在企业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物流业亦不例外。因此物流行业在进行每一笔业务时都必须要反复论证,保证其在法律上的可行性。尤其是在签订合同时,因为合同是防范物流风险的重要一环节,合同若签订不当,责任划分不明确,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物流企业必须重视合同的签订,在草拟合同直至签订合同的全过程,都要选派有一定经验以及丰富法律知识的人员参与其中,确保合同的合法性,明确公司的责任。在合同的执行阶段,也要加强法律人士对于合同执行的介入及监督。
第七,增强保险意识,积极参与投保。物流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及多样性决定了物流企业遭遇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既然不可避免,除了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之外,我们还应该寻找相应的途径转移风险。参加保险就是目前风险转移的最通用办法。对于现代物流企业来说,投保是转移风险的一条绝佳途径。现在有些物流企业还抱有投保无用的观念,为了节省资金而拒绝投保,这些错误观念是必须被摒弃的。为了保障企业的平稳发展,减少物流企业遭遇风险时的经济损失,投保是非常必要的。关于如何投保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在考虑自身业务情况以及企业经济实力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保险公司以及保险产品。
自营物流和现代物流
什么是自营物流?
现代企业自营物流已不是传统企业的物流作业功能的自我服务,它是基于供应链物流管理以制造企业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新概念。根据20世纪90年代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Logistics)的定义,物流(Logistics)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对原材料、半成品、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与效益的流动与存储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具体包括运输、仓储、包装、物料搬运等内容。
自营物流主要是指工业企业自己营业的物流,而它的主要的经济来源不在于物流。
比如说海尔:它就是自营物流.但是它的最大利润源却不是物流.但它有能力自身承担物流业务并且从中获利.自营物流是企业物流模式的一种.目前的趋势:没有能力承担物流业务的企业把其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于我国物流体系制度很不完善,所以,经过分析第三方物流也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所以现在有许多生产型企业两难,不知道是该自营还是该外包。
这也是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重要矛盾之一。
1、掌握业务控制权,争取市场主动
2、盘活企业资源,开辟第三利润源泉
3、降低转置成本,减少外购交易风险
4、避免机密泄露,保护企业经营安全
5、降低系统运作成本,实施企业物流一体化管理
6、提升顾客满意度,提高企业品牌价值
根据规模经济原理,物流规模越大,物流集约化程度越高,物流营运越经济,因此企业生产经营达到一定的规模时,即企业自身物流拥有一定的规模时,自营才能发挥其系统管理的功效。否则,其降低物流系统总成本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规模效益自然成为自营物流的瓶颈。特别在消费者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今天,社会需求的快速变化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制造企业的大量生产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差异化营销与柔性生产已成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其结果是企业必须采取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的物流策略,如果企业欲贯彻其以服务改善为目的的物流管理宗旨,则其物流作业的分散度将会进一步扩大,分散的物流作业就会冲减系统管理的效益。因此,结合物流作业外包的规模优势与物流系统自营的管理价值,将部分非核心的物流作业功能外包而整个物流系统企业自我营运的“作业功能外包+系统管理自营”的混合物流模式,应该是企业今后物流发展的主营模式。
什么是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不仅单纯的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统"和"销售活动中起桥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
在当今的电子商务时代,全球物流产业有了新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服务的核心目标是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现代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结合;
现代物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
电子商务物流是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结合;
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模式的新特点。
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使物流行业重新崛起,目前美国的物流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已远远超过了仓储、分拨和运送等服务。物流公司提供的仓储、分拨设施、维修服务、电子跟踪和其他具有附加值的服务日益增加。物流服务商正在变为客户服务中心、加工和维修中心、信息处理中心和金融中心,根据顾客需要而增加新的服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观念。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己初露端倪,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二是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走出以企业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发展第三方物流,己是中国物流业发展当务之急。
物流管理的风险防范策略
物流业是一个极具风险性的行业,不确定的因素有很多,很容易发生车毁船沉、错单、延误等事故。下面是我分享的物流管理的风险防范策略,欢迎大家阅读!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物流事故频繁发生,损失惨重,单是包装事故每年造成的损失就达150亿元,因装卸、运输事故造成的损失更是高达500亿元,其他比如因储存不当造成的损失也有30亿元之多 。这种事故的频繁发生与物流服务业蓬勃发展的现状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加强对物流风险管理防范策略的研究,已经成为摆在物流业从业人员以及相关学术界人士面前的重要问题。
二、物流业存在的风险
物流企业管理的风险来自多方面,既有自然灾害不可抗力的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比如,独家供应商问题。供应链上出现独家物流供应商,由于供应商服务地域和管理能力的有限性,独家物流供应商政策可能给某些地区的服务带来风险。要想提出有效的物流管理方面的风险防范策略,必须首先明确当前物流业存在的风险,有的放矢。如果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企业合作伙伴选择不当,不仅会减少企业的利润,还会使企业失去其他的机会,从而无形中抑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增加了整条供应链的运行成本。根据长期的调查以及多年的从业经验,我认为当前我国物流企业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自然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不受人为因素的控制,带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这种风险一般是由于遭受气候变化,如突降雨雪、台风袭击、地震、泥石流、战乱发生的影响所造成的。主要包括货物配送过程的中断,或者货物丢失、损坏、拖延到港、以及到港不能卸货等问题。这种情况势必会造成物流企业的损失。
第二,诚信风险。物流企业由于其自身实力有限或者物流过程的复杂、周期长,有时不能够维持整个物流过程的运转,而不得不选择合作伙伴。这时合作伙伴的信誉、实力等情况就成为影响物流运作的重要因素,如果选择的合作伙伴实力不济、信誉较低,故意不遵守本已达成的承诺,从而造成物流企业不能够按照合同的约定实现货物运输的卸载、转载、接货、送货等服务,这种情况也会引起物流企业在经济上的损失以及信誉上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第三,物流企业自身管理存在的风险。这种风险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其核心是物流作业中的风险,这种风险是由于物流企业本身缺乏有效的管理造成的,主要包括物流合同中的风险和物流过程中的风险。其中物流合同中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向客户屈服、妥协,自动放弃了本身应该享有的豁免条款。(2)与客户签订合同时,制极高的服务标准,质量的精确度也承诺的极为苛刻。(3)在与分包商、合作商等合作伙伴合作过程中,关于责任的界定很不明确。以上三个问题,即物流企业的妥协性,合同严密性的缺乏,过高的、难以实现的服务承诺以及风险防范中责任不明确都会造成合同风险。物流过程中的风险,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物流企业本身投资不当造成的风险,物流方案设计出现漏洞造成的风险,以及在物流配送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缺乏必要责任心造成的风险,物流企业制度管理不完善、不严格、工作流程设定等不合理造成的风险。其中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是物流过程中风险的重要内容。供应链管理存在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特点,这种特点就使得供应链管理存在着很多风险:(1)因为物流周期很长,周转环节很多,很容易造成货物丢失或丢单情况,并且丢掉的货物很难调查确切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企业就难逃其责。(2)货物配送时,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天气原因、人为原因等,就很容易造成配送延时,这种风险发生时,客户会向相关物流企业索赔,物流企业难辞其咎,就必须承担违约赔偿的责任。(3)货物配送时还经常会发生货物损毁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物流企业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赔偿。(4)业务合作产生的风险,许多物流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有限,无法完成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就不得不选择合作伙伴来共同完成货物的配送。这时合作伙伴的信誉、实力等情况就成为影响供应链的重要因素,如果选择的合作伙伴实力不济、信誉较低,供应链就会出现被破坏的风险。这种情况下,物流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责任仅凭一张小小的运单就很难划分。
总之,现代物流企业还存在诸多的'风险,必须加强管理。
三、物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
物流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自身运转存在很大的风险。并且,物流企业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所有客户的物流需求。据此,物流企业存在的风险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不良事件产生的机率即可能性,另一个就是这种不良事件对于满足客户物流需求终极目标的实现产生的后果,这种后果一般有正面、负面两种。根据目前国家提出物流风险管理流程模型,我们可以将风险管理归纳为风险因素的识别、风险的评估及风险的控制三个重要步骤。在这三个步骤之中,风险因素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它是指确定潜在的不良事件即明确风险产生的来源;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定量分析,它是指预计不良事件发生的机率以及发生后所产生的后果;风险控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风险评价,通过风险评价可以确定风险控制实施的最优措施。二是在措施确定之后及时付诸行动,并且对风险控制的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物流风险管理主要包括物流风险因素的识别、风险的评估和风险的控制三个方面的内容。
四、物流管理的风险防范策略
针对目前物流业存在的风险以及物流风险管理的内容,我认为加强物流管理的风险防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动态的、完善的风险管理机构。风险管理机构是物流风险管理工作的执行者,也是风险防范措施或者方案的制定者。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估以及控制都要靠此机构来完成,因此,风险管理机构的建立对于风险管理来说意义重大。关于此机构的建立,一定要选择具有高素质、一定业务能力的人员组成。一般来说,风险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主要包括财务、法律以及企业的主要业务单位的工作人员代表。除此之外,明确管理人员的相关责任对于管理机构的高效运转也是相当重要的。如果管理人员责任不明确,在工作中玩忽职守、疏忽大意,轻者会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重者甚至会造成财产以及生命的损失。因此,风险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的责任必须明确,而且落实到位。此外,企业法人作为企业的代表,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负有总责;企业分管风险管理工作的领导负有具体责任,负责抓具体的风险管理事务;其他工作的分管领导对其分管内的风险管理工作负有主要的责任。这样责任明确之后就能够形成一个齐抓共管的局面,从而使物流企业发生风险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 第二,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物流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依据和保障。只有建立严格、良好的规章制度,才能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从而形成规范化的管理。那么完善的规章制度应该如何建立呢?首先,物流企业制订规章制度,应该依据国家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消防法》、《安全生产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要在国家法律所允许的框架之内,以不与国家法律相抵触为原则,建立自身企业的规章制度。其次,国家法律法规是企业制定自身规章制度的基础,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则是规章制度制订的关键。因此,物流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必须考虑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如自身经营状况、服务方式等。只有符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的制度才是好的制度,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总之,只有实行物流风险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管理,才能够确保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营,减少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不必要的风险。
第三,提高信息分析能力,预防风险。现代社会已经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互联网的使用为我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当今的物流业也已经不同以前传统的物流行业,成为了一个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新型服务产业。在这种产业中,信息手段越完善,信息反馈越全面,对不确定因素以及不良事件的预防性就越强,物流业所面临风险就越小。因此,物流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各类与本行业相关的信息,根据所掌握的最新信息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有效预防各类潜在物流风险的发生。
第四,创新风险管理体制,探究风险应对策略。物流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阶段性、复杂性、相对性的特征。同时物流风险又是客观存在的,想要完全避免风险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少风险,降低风险的发生率。创新风险管理体制就显得尤其重要。关于如何创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引进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建立动态的物流安全监控系统。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物流风险管理内容分为风险因素的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三个方面,因此要想有效的规避风险,必须先识别风险。现代物流新技术即可对物流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并且能够根据所识别的因素,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科学的、富有实践性的决策。另外,通过现代物流新技术,还可以建立异常报警系统,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发生的机率。(2)建立健全风险应变机制。风险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当风险发生时,必须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所遇到的风险。这就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建立相应的风险应变措施以及风险应对的工作程序,使风险应变的体制更加完善,从而在面对风险时有能力将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第五,寻求适当的合作伙伴,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选择良好的合作伙伴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是物流管理风险防范的重要一环。关于如何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物流外包的成功,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树立双赢的合作理念,建立高效的沟通反馈体制以及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与合作商利益一体化。通过以上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强强联合,而且能够使合作双方的信任度以及默契度都有所提高,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第六,增强法律意识。法律在企业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物流业亦不例外。因此物流行业在进行每一笔业务时都必须要反复论证,保证其在法律上的可行性。尤其是在签订合同时,因为合同是防范物流风险的重要一环节,合同若签订不当,责任划分不明确,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物流企业必须重视合同的签订,在草拟合同直至签订合同的全过程,都要选派有一定经验以及丰富法律知识的人员参与其中,确保合同的合法性,明确公司的责任。在合同的执行阶段,也要加强法律人士对于合同执行的介入及监督。
第七,增强保险意识,积极参与投保。物流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及多样性决定了物流企业遭遇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既然不可避免,除了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之外,我们还应该寻找相应的途径转移风险。参加保险就是目前风险转移的最通用办法。对于现代物流企业来说,投保是转移风险的一条绝佳途径。现在有些物流企业还抱有投保无用的观念,为了节省资金而拒绝投保,这些错误观念是必须被摒弃的。为了保障企业的平稳发展,减少物流企业遭遇风险时的经济损失,投保是非常必要的。关于如何投保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在考虑自身业务情况以及企业经济实力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保险公司以及保险产品。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措施,加强物流企业管理风险的防范策略还有很多,比如,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等,因行文有限,在此不再赘述。
五、总结
总之,目前在我国物流行业中还存在诸多的风险,物流企业只有针对自身的状况,通过实施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增强法律意识、保险意识、引进现代物理信息技术、创新风险管理体制等等风险防范策略,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甚至规避风险,才能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
首先,意外事故是产生外部法律风险的常见原因。比如运输企业经常会因道路交通事故、船舶碰撞事故等引发理赔风险,仓储企业则会因火灾、被盗等原因而引发赔偿纠纷,搬场或装卸企业也往往因机器故障或其他责任事故而导致法律风险。这一类法律风险有天灾,也有人祸,其预见性不大,但造成的损害却可能很大。然而,实际中物流企业往往忽视对这类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虽然我们不能把这类风险降到零,但我们可以通过措施的合理安排和事后的妥善处理,尽量减少这类风险或者尽量减少这类风险带来的损失。
其次,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或者物流企业作为客户与其他企业之间在业务操作中,也经常因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而产生法律风险。我们把这类法律风险称为“业务风险”,其对企业的危害是巨大的,应当引起物流企业的高度重视。物流企业的业务风险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因业务合同签订不慎而产生的法律风险。合同签订包括订立合同签的谈判,合同形式的选择,合同条件的博弈、合同内容的组织,合同生效的约定等环节。物流企业本身是从事高风险的商业服务活动社会组织,其在签订合同的任何一个环节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埋下法律风险的隐患。比如一家物流公司的业务员在和客户谈妥交易条件后,签订了书面合同,但由于该业务员的疏忽,没有发现客户把合同中物流公司承担“限额赔偿责任”改成了“全额赔偿责任”。后来物流公司违约引发理赔纠纷,因责任形式被篡改而使得其处于极不利的地位。由于合同条款拟定的失误导致法律风险,在物流活动中是常见的。
二是业务合同履行不当引发的法律风险。合同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适当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很多物流企业往往极度重视业务的承揽,而忽视业务的运作和服务质量的保障。若物流企业对业务操作的控制不当,也即履行合同不当,很容易引发被客户追究违约责任等方面的法律风险。比如,物流企业作为承运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客户因迟延交货而提出倒签提单或预借提单的要求。物流企业有时会碍于情面或为了稳住客户而答应这种不合理的要求,而同时往往由于这种不规范甚至违法的做法,给作为承运人的物流企业带来极大的法律风险。笔者认为,如果发生合同履行不当的情形,很容易引发物流企业的业务风险。
三是因被诈骗而引发法律风险。物流公司处于市场经济运行的流通环节,要面对多方面的服务对象。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完善,社会法治程度也并不高,不诚信的市场行为甚至诈骗行为时有发生。这使得物流企业在从事商业服务过程中,容易陷入被诈骗的泥潭,因而引发法律风险。有的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在接收客户交运或交存的货物时,没有检查到货物本来就存在的、客户又故意不声明的瑕疵。而在交货时往往因为分不清货物瑕疵是何时因何原因而出现的,从而蒙受不白之冤,可能引发法律上遭受赔偿之诉的风险。有的物流企业要转委托其他物流企业完成物流服务行为,如果没有选择好合作伙伴,也有可能因合作伙伴的诈骗而造成自身对客户的违约,产生法律风险。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跟车员招聘是真的吗,以及在智联招聘上看到有跟车员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想开个配货站怎么个流程,以及开一个配货站该如何做的...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快递分拣打包工作累吗累吗,以及快递分拣打包工作累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应城何时才能建设高铁站呢,以及应城何时才能建设高铁...
寄快递的收费标准1、中通快递:省内件一般一公斤之内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