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一体化配送模式发展情况(仓储物流配送一体化)

2022-12-31 1:52:01 物流资讯 inbd9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物流一体化

物流一体化是指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由生产企业、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的供应链整体化和系统化。它是在第三方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物流模式。20 世纪9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如美、法、德等国提出物流一体化现代理论,并应用和指导其物流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在这种模式下物流企业通过与生产企业建立广泛的代理或买断关系, 使产品在有效的供应链内迅速移动, 使参与各方的企业都能获益,使整个社会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这种模式还表现为用户之间的广泛交流供应信息,从而起到调剂余缺、合理利用、共享资源的作用。在电子商务时代,这是一种比较完整意义上的物流配送模式,它是物流业发展的高级和成熟的阶段。物流一体化的发展可进一步分为三个层次:物流自身一体化、微观物流一体化和宏观物流一体化。物流自身一体化是指物流系统的观念逐渐确立,运输、仓储和其他物流要素趋向完备,子系统协调运作,系统化发展。微观物流一体化是指市场主体企业将物流提高到企业战略的地位,并且出现了以物流战略作为纽带的企业联盟。宏观物流一体化是指物流业发展到这样的水平:物流业占到国家国民总产值的一定比例,处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它使跨国公司从内部职能专业化和国际分工程度的提高中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化的发展形式,它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物流一体化的实质是一个物流管理的问题,即专业化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的管理经验,以求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同时,物流一体化的趋势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和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的特点,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企业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可采取的物流模式主要有:1.企业自营物流模式。企业自营物流是指企业自身经营物流业务,组建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完成企业物流配送业务。对于已开展普通商务的公司,可以建立基于Internet的电子销售商务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原有的物资资源承担电子商务的物流业务。拥有完善流通渠道包括物流渠道的制造商或经销商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比ISP、ICP或Internet经营者为从事电子商务而开辟销售渠道和物流系统更加方便。国内从事普通销售业务的公司主要包括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制造商进行销售的倾向在20世纪90年代表现得比较明显,从专业分工的角度看,制造商的核心业务是商品开发、设计、制造,但越来越多的制造商不仅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而且还有覆盖整个销售区域的物流配送网,国内大型制造商的生产人员可能只有3000-4000人,但营销人员却有一万多人,制造企业的物流设施普遍要比专业物流公司的物流设施先进。这些制造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支持电子商务业务,开展电子商务不需要新增物流、配送投资。对这些企业来讲,比投资更为重要的是物流系统的设计和物流资源的合理规划。2.第三方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发展,是指为适应电子商务发展而采用的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又称物流代理,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且它的占有率与物流业的水平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相关性。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是一个约有10-15年历史的行业。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服务发展的趋势所在,第三方物流作为我国物流业发展过程中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已经过近几年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1)物流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大。一方面,商业机构和各大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环节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节约和高效;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提供配套服务。(2)提供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很多成功的物流企业根据第一方、第二方的谈判条款,分析、比较自理的操作成本和代理费用,灵活运用自理和第三方两种方式,提供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3)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三方物流已经成为适应电子商务的一种全新的物流模式。这种集成模式的发展,来自电子商务成功的经验,并加快了物流一体化的发展进程。3.物流一体化。物流一体化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它是在第三方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物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物流企业通过与生产企业建立广泛的代理或买断关系,与销售企业形成较为稳定的契约关系,从而将生产企业的商品或信息进行统一处理后,按部门订单要求配送到店铺。这种模式还表现为用户之间广泛交流供应信息,从而起到调剂余缺、合理利用、共享资源的作用。在电子商务时代,这是一种比较完整意义上的物流配送模式,国内海尔集团的物流配送模式基本上达到了物流一体化模式的标准。4.物流联盟模式。物流联盟(LogisticsAllianc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其目的是实现联盟参与方的“共赢”。物流联盟具有相互依赖、核心专业化及强调合作的特点,是一种介于自营和外包之间的物流模式,可以降低前两种模式的风险。物流联盟是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更好的效果而使企业间形成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企业之间不完全采取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也不完全采取导致共同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只是在物流方面通过契约形式形成优势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中间组织。联盟是动态的,只要合同结束,双方又变成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单独个体。狭义的物流联盟存在于非物流企业之间,广义的物流联盟包括第三方物流,本文指的是狭义的物流联盟。

物流一体化配送模式发展情况(仓储物流配送一体化) 第1张

物流配送行业发展大趋势

物流配送虽然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但是在我国的古代就已经有了其发展的雏形。那个时候的“镖局”从功能角度来看就是今天的物流公司,只不过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比较落后,“镖局”的物流形式与内容还比较单一。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购物方式与商品的中转渠道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物流已经成为今天商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配送体系中,同城物流的发展可以说是异军突起,并逐渐在今天的商品流通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消费者对物流配送标准的提高,同城物流配送从企业信息系统到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因此立足同城物流配送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和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同城物流配送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关于同城物流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现在还没有达成普遍的共识,简单来说,同城物流配送是物流配送的发展过程中的业务衍伸。它主要是指在某一城市内物流公司为客户提供的货物定时与定量的物流服务。根据货物的具体类型可以分为单一货物的配送或者是多种货物的配送。

在整个物流配送环节中,同城物流的基本特征是趋同于物流行业的整体规范与要求的,其中也包括客户的下单,仓储的调运以及后续的信息追踪和反馈等诸多环节。目前。同城物流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以第三方的形式存在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城物流配送对于整个物流体系来说,是物流链条的最后的一环,也是颇为关键的一环。它将物流体系的最后环节做到了客户的家门口。所以有专家曾经做过这么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把整个物流体系比作一个城市或地区的供水管道,那么同城物流配送则是整个供水管道系统的最后一站,也就是每个用户的家中的自来水管道。所以,对于整个物流体系来说,同城物流配送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或缺的。

作为物流配送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城物流配送在具有大物流体系的共有属性与特点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同城物流的地域属性,这也是同城物流配送的最大特点。如果说大物流配送体系属于国家或国际级别的物流网络,类似于今天的互联网。那么同城物流则是一个微观的局域网络,它的功能的发挥与物流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受着地域的限制以及当地的城市特色的影响。

其次,同城物流配送直接与每一个具体的企业与客户相联系,这是大物流配送体系所无法实现的功能。因为,所有的物流配送在经过中间的物流配送环节之后,最后都要通过同城物流这一最后的分流配送环节来实现货物的最后的传递。所以同城物流对于物流市场信息的捕捉与敏感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这里并没有说同城物流比大物流更加重要,两者各有自己的分工与职责,互相协作,产生合力才会实现共赢。

最后,同城物流的优点是它的地域属性,同样这也是它的一个不足。由于同城物流的业务范围受着自己所在地域的影响,所以它的影响力中心与业务的覆盖范围都是有限的。因为,同城物流的配送体系都是以所在的城市与地区为核心,进行周边区域的延伸,但由于城市发展规模的限制,以及物流配送交通系统的不完善,很多地方的同城物流配送网络并没有完全铺开。因此,同城物流的发展空间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这种地理区域的空间限制,会让未来的同城物流的发展遭遇到市场拓展的瓶颈。如何打开这种由于地域的限制而造成的市场发展的限制是同城物流配送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共同问题。

二、同城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同城物流在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还是非常迅速的,目前全国很多大中小城市的同城物流已经基本做到了全面的覆盖。从地理空间上来看,这种覆盖的成就与规模还是比较喜人的,但是由于具体的同城物流企业的规模及营运观念的不同,同城物流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具体来说:

首先,同城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在互联网经济日益繁荣的时代,无论是物流的上游供应商企业还是下游的客户,都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络来实现对自己的货品的实时监控与跟踪。虽然,很多同城物流企业在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由于资金及技术方面的不足,从整体来看,同城物流配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是无法满足物流网络使用者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在一些比较落后的中小城市,物流配送的方式还比较原始,内部的信息网络建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其次,同城配送企业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根据今年的消费者协会受理的消费维权投诉统计,针对同城物流的配送质量的投诉数量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在同城物流人员的服务理念以及从业者的职业素质等方面。特别是今年出现的多起因为同城配送人员的不规范操作而导致的违禁品的配送以及客户个人信息的泄露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为我们的同城物流企业的员工招募及培训敲响了警钟。部分物流企业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做出的违规行为将会对整个物流行业的声誉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作为服务业的一种,物流配送企业的服务观念与意识需要大力的加强与提高。

最后,同城物流企业之间的不规范竞争影响着同城物流配送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发展行业,很多投资方将物流业作为投资的蓝海,来赚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在某一地区的同城物流配送企业之间存在着不正当的竞争。例如互相压价,互相攻击的行业行为屡屡见诸报端,加之在部分城市的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发展成本的不断提高都为整个同城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挑战。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各自企业的闭门造车行为不利于未来行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同城物流配送问题解决对策

首先,提高同城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同城物流企业内部要加强物流员工的职业素养水平。由于各种不可控制因素的存在,同城物流配送过程中会出现很大的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这些物流中存在的风险除了环境的不可控所造成的损失之外,很大的一部分是由于员工的操作规范及自身职业素养的欠缺导致的。因此,要强化同城物流从业人员业务素养,并从公司规章制度等方面对员工的业务素质进行把关。同时,采取不定时的考核与抽查制度,对员工的操作行为进行监督与矫正。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处理和纠正,要避免“人情”在物流配送企业监管中的影响。借鉴国外先进的物流人员管理的经验,按照行为标准量化的方式对员工的从业道德风险进行评估,并把这种机制进行常态化处理,作为日后员工晋级的重要参考标准。虽然由于文化及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同城物流配送行业,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但是这种员工培训与考核的体系还是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的。

其次,在同城物流企业间建立信息发布平台。由于在市场中,存在着千变万化的市场波动,所以同城物流配送企业之间的彼此互通有无就显得弥足珍贵。一方面可以通过彼此信息的共享来有效的规避,由于信息交流的不畅而产生的物流配送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信息共享平台的指导下,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物流中转的速度与效率,实现物流企业的商业创收。只有在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的调度与指挥下,才会避免过往的信息欺诈及其它的商业不道德行为而对整个行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同城物流企业间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再次,建立行之有效的同城物流配送风险识别与控制的预警机制。预警是在危机与危险还未发生以前,通过一系列的有效的举措与应对方案来将潜在的风险降低在萌芽状态。从目前的同城物流配送体系来看,这种预警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这种协同合作的预警机制,一旦当市场发生大的变动,可以发挥整个行业的力量来实现对危机与风险的有效抵制。另一方面,这种风险预警机制的存在,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行业的整体优势,产生规模效应。随着行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这样的以行业为竞争单位的趋势将会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特别是,竞争的局面将会在未来的世界市场中更加激烈。在这套预警机制中,最为关键的是为行业的风险设立一个最低警戒线,或者最低的承受阈值。一旦这样的风险阈值设定,那么一旦市场中的变动触及这一最低的警戒线,那么一系列的报警机制与同城物流配送各企业间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就会展开,共同应对即将到来的风险。

最后,建立同城物流企业的行业法规及规范。任何一个行业的运营与发展都应该是建立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行业规范的基础上。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的很多行业标准与规范开始向国外接轨,这将我们的行业规范与标准的设立提上了议事日程。物流配送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关系着社会民生的各个方面。随着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的不断普及,物流配送,特别是同城物流配送将面临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建立同城物流企业的行业法规与规范也是大势所趋。具体表现在:国家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物流行业的发展经验与我国的具体发展国情的基础上,严格同城物流配送企业准入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在经济的各个领域铺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物流配送供应这一未来发展的蓝海中间所蕴含着的巨大发展潜力与市场空间。所以行业的参与企业数量会不断地增加,如果缺乏统一的规范将会导致很多同城物流配送企业的资质与服务水平的不达标,而最终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甚至还会造成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所以,从市场经济的长远的发展角度,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从具体的国情出发,抬高我国同城物流配送企业的准入门槛,并设定相应的考察标准,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为同城物流行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当然这种门槛的调高应该从当前的具体实际出发。在鼓励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并且在物流配送行业中表现比较积极的中小企业参与进来的同时,通过这种企业本身的行业约束机制,来实现同城物流配送企业间的有序竞争。最终实现同城物流配送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同城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

物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文化,信息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未来的同城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中将会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大同城”物流配送网络将会形成。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未来的中国的城市发展,无论是从城市自身的发展规模,还是辖区的覆盖范围都为“大同城”物流配送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国家相关部门也会通过改善道路交通设施,完善公路网络等措施为“大同城”物流配送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所以,届时,同城配送网络的覆盖范围将会越过自身城市的限制,并且通过公路快速网络与更大的城际配送网络实现无缝对接。

其次,同城配送网络将呈现行业联盟的发展趋势。中国是一个具有非常大的经济发展潜力的国家,特别是近期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我国物流配送企业的兴起与发展。目前,根据统计,在国家政府主管部门登记的同城物流配送企业的数量已经有上千家,另外还有数以千计的物流企业正在申请过程中。因此,随着市场秩序的不断规范,最终会确立以某些巨头物流企业为代表的行业联盟的出现。这种行业联盟的出现会有效提高我国物流配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效预防国外物流巨头对我国物流配送的竞争与压制。

最后,同城物流企业间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将会更加成熟。在未来的物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将会成为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发展的重要领域。这种信息化假设不仅体现在基础通信设备的不断完善,还体现在物流企业的配送方式将会更加富有科技含量。例如,随着人工智能与全球定位系统的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我国南方比较发达的城市已经出现了无人自动配送业务。这种业务是利用无人驾驶的小型直升机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帮助有紧急配送服务客户在第一时间进行物品的配送,满足其需求。这是物流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同城物流配送企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现代物流配送模式的现状及趋势是什么?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物流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技术支撑不够,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完善的供应链,导致物流配送模式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运作经验,建立现代物流配送模式,不仅能提升我国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现代物流;配送模式;本土化;网络化 一、我国物流业配送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缺陷 目前,国内物流业主要存在以下四种配送模式:(1)自营配送模式,是指企业创建完全为本企业生产经营提供配送服务的组织模式。该模式要求企业自身物流具有一定的规模,可以满足配送中心发展的需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模式必将会向其他模式转化。(2)合作配送模式,是指若干企业由于共同的物流需求,在充分挖掘利用每个企业现有物流资源基础上,联合创建配送组织模式。通过合作和共享,这种模式打破企业之间的界限,实现物流高效化。(3)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公司提供所有的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这种模式对物流企业的运输管理、运作经验和管理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4)共同配送模式,是指物流配送企业之间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联合作。这种模式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可以促进物流行业整体的配送合理化。 近几年,我国物流业不断融合现代物流理念和管理技术,获得较快的发展。但与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和国际化竞争的要求相比,我国物流业还不具备向企业提供高质的综合物流服务的能力。根据国际研究机构的估计,美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约相当于全社会物流成本支出的25%,欧洲为30%,亚洲的总体水平低于5%,而中国仅在2%左右。我国现有物流服务模式,即配送所采取的基本战略和方法,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和发展缺陷,没能很好地发挥物流配送支持城市经济和提高社会效率方面的作用。物流配送模式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就我国物流配送发展的历程来看,配送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法规尚未完善。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然要在企业内外重新配置物流资源。然而,管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经济体制的行业分割管理、制度和法规的缺陷阻碍了企业对物流资源的再分配,尤其是与我国物流企业有关的产权转让制度、融资制度和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还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2、技术支撑不够。作为企业增强活力与竞争力的推动力量,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然而,我国物流业普遍存在物流设施和设备的现代化水平较低,信息系统不完善,技术设备、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物流作业效率、服务质量和技术含量不高的问题。根据中国仓储协会2006年公布的第五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情况调查报告,我国物流企业中有信息系统支持的77%的企业中,采用一体化物流管理的企业占23%,实施了供应链管理优化的企业占18%,50%以上的企业订单处理准确率在98%以上。我国物流企业还不能有效地运用网络信息和电子技术进行现代企业管理。同时,计算机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日常事物的管理,很少在配送中心的选址、货物组配方案、运输的最佳路径和最优库存控制等方面发挥决策作用。 3、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我国物流企业大多是由传统运输和仓储企业发展而来,严重缺乏具有现代物流配送管理理念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管理手段上,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以手工操作和经验决策为主,很难从信息和物流的专业角度,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户所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务。 4、缺乏完善的供应链。我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物流组织难度高、缺乏柔性和灵活性,经营成本高和运转时间较长的问题。我国物流企业的服务内容主要集中于仓储、运输或搬运,很难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运输和销售的整个过程中进行资源整合,更别提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和按物流管理思想对物流企业进行优化配置。 二、现代物流配送模式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的物流业以高科技为依托,以实现规模效益为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配送模式,形成了从生产资料到最终商品的现代化流通体系。比如:以超级市场为主体的美国规模化物流体系、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日本一体化物流体系和以零售行业为中心的欧盟专业化物流体系。分析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物流配送模式的特点和规律,对于了解现代物流配送模式的发展趋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信息化。作为物流管理现代化的基础,物流信息化是指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和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在发达国家,供应商、批发商和零售商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并将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等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物流业,有利地促进了信息流和物流的结合,从而实现物流业高度的信息化与集成化。 2、规模化。作为一种规模经济运动,物流规模化是指物流企业的规模化经营或者规模化经营的物流企业。随着社会化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规模经营会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实现经营集约化和产生规模效益。规模化经营是流通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发达国家,以统一进货、统一配货、统一管理的规模经营,不仅会降低流通费用和社会交易成本,取得规模效益,提高的核心企业竞争力,而且会整合社会存量资源,充分提高社会物流效率。 3、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从发达国家来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SCM)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资产利用率,减少库存和降低存货管理成本,而且可以缩短商品的交付时间,提高对顾客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例如美国戴尔公司依靠其直销模式和高效供应链,使其物料库存降低到只相当于4天的出货量,其物料成本平均每星期下降l%。 4、标准化。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标准化的参与和实施主体是企业,标准的直接推动者来自市场的需求。企业之间网络系统的建立和货物的高效配送,要求相关企业在编码、通信程序、数据交换格式和包装等方面实行标准化,以消除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为企业间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发展现代物流配送模式的探索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物流企业应依托原有的设施基础和客户网络方面的优势,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的运作经验,引入先进技术、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理念,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比如海尔机器人有限公司在整合国内外资源后,建立的海尔国际物流中心不仅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激光导引无人运输车系统、巷道堆垛机、机器人和穿梭车等技术,全部实现了现代物流的管理自动化和智能化,而且根据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需要,实施物流重组,建立“一流三网”的物流管理系统,成功提高对客户订单的响应速度,打造出品牌竞争优势。具体来说,建立符合现代物流配送模式发展趋势的现代物流配送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物流配送有关的法律法规。只有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才能促进政府有关部门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并为解决物流配送过程中的问题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加强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制约,创造公平、公正和公开的竞争环境,推进现代物流的建立。 第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物流信息化。我国物流企业要加大对现代技术设备硬件的投入和软件开发的力度,以提高物资供应时效和降低物流成本为目标,积极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加速企业的信息化进程。物流信息化是提高物流服务效率的重要前提。同时,政府应该积极构建网络平台,为零售商、制造商和供应商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共用做出重要贡献。 第三、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尤其是熟悉现代化流通规则和技术的专业人员,会使我国物流行业尽快与国际接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设备应用的专业化,促进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通过物流企业间的并购实现规模化经营。物流企业并购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两个或更多的物流企业根据特定的法律制度所规定的程序,通过签订一组市场合约的形式合并为一个新物流企业的行为。依据经济效益和规模化原则,物流企业间的并购不仅会带来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和物流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且会推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第五、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加强供应链与物流一体化体系建设的核心是现代物流的纵向集成和物流一体化体系的建设。实施供应链管理,需要企业加大了对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投入,了解并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同时,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和培训,让企业的管理人员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树立供应链管理的观念。 第六、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由政府或行业协会牵头,制订商品以及与商品流通有关的设施、设备的标准化规格,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各个区域内物流相关信息的采集,以完成企业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实现信息共享。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可以从制定通用的物流技术类标准、物流信息类标准、物流管理类标准和物流服务类标准开始,逐步形成协调统一的现代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的数据连接性和供应链可视化,普遍降低现代物流社会总成本,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商流与物流一体化配送模式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配送业务模式,是一种销售配送模式或企业(集团)内自营型配送模式。

适用范围:销售企业或生产企业作为配送的主体,围绕着产品销售和提高市场占有率这个根本目的,把配送作为促销的一种手段而与商流整合在一起。

最典型的形式是以批发商店为主体所开展的配送活动,以及连锁经营企业所进行的内部配送活动。

优点:配送企业可以直接组织到货源及拥有产品所有权和支配权,可获得一定的资源优势。

缺点:不利于实现物流配送活动的规模经营;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销售的制约。同时,生产企业采取销售配送模式直接配送自己的产品,往往难以获得物流方面的优势,因此这并不是其配送模式的最佳选择。

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

1、形成规模经济

对于传统的快递公司来说,公司前期投入成本较高,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重资产行业。因此同城配送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形成规模经济。只有通过扩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在行业中取得一席之地。未来随着行业进一步的兼并和重组,行业集中度将不断得以提高,行业领先企业的市场份额将显著提升。

2、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产品

服务的同质化只会使行业内的企业陷入价格战的漩涡。在目前行业进入门槛低下、运营成本逐年升高、利润紧缩的现状下,谁能找到用户的核心痛点,为之提供差异化的快递服务,谁就能够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开辟一片“蓝海”。比如针对用户需求推出差异化的产品(提供限时递送服务、夜间送达服务等),像Uber一样提供配送物品卫星定位查询等。

3、推出新的运营模式

目前,不少大型快递公司已逐渐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纷纷推出新的产品通过高效的运营模式来提高配送速度。比如顺丰速递推出“即拿即送升级产品”,申通推出“思必达”产品,全峰推出“肯定到”产品。

4、人工智能+即时配送

近年来,新型的互联网物流企业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未来,我国物流业将进入以质量和效益提升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坚持效率改进、质量提升和创新驱动,提高物流供给质量,成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即时配送平台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通过改革配送体系,优化配送效率,发展互联网智慧物流道路。

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的模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企业(集团)自营配送模式

这是目前国内生产、流通或综合性企业(集团)所广泛采用得一种物流模式。企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物流中心,实现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场、店的物品供应。这种物流模式中揉合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形成了新型的“大而全”、“小而全”,造成了新的资源浪费。显然,这种模式还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时代对物流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来看,在满足企业(集团)内部生产材料供应、产品外销、零售厂店供货或区域外市场拓展等企业自身需求方面却发挥了作用。

较典型的企业(集团)自营型模式,就是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大大小小的连锁公司或集团(比如北京华联、沃尔玛、麦德龙等等)基本上都是通过组建自己的物流中心,来完成对内部各场、店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结算的。

2、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物流外协第三方,即通常所说的第三方物流是由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第三方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第三方物流模式是指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模式。这一配送模式正逐渐成为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货物配送的一个首选模式和方向。他的服务内容包括设计物流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能力、报表管理、货物集运、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支付和谈判等。

电子商务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方式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1) 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

企业应把自己的主要资源集中于自己熟悉的主业,而把物流等辅助功能留给物流公司,这样可以提高自己主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一家规模不是很大的企业投入太多的资金自己搞物流,那么该企业投入到主业上的资金就会相应的减少,则该企业主业的市场竞争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 灵活运用新技术,实现以信息换库存,降低成本

由于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普通的单个制造公司通常在短时间难以更新自己的资源和技能,不同的零售商可能有不同的、不断变化的配送和信息技术等需求,此时,第三方物流公司能以一种快速、更具成本优势的方式满足这些需求,而这些服务通常都是制造商一家难以做到的。同样,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还拥有满足一家企业的潜在顾客需求的能力,从而使企业接洽到零售商。

(3) 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

企业自营物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流设备,建设仓库和信息网络等专业物流设施。这些资源对于缺乏资金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个沉重的负担。而如果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不仅可以减少设施的投资,还能够免去仓库和车队方面的资金占用,加速资金的周转。

与自营物流相比较,第三方物流在为企业提供上述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诸多不利。主要有:企业不能直接控制物流职能;不能保证供货的准确和及时;不能保证顾客服务的质量和维护与顾客的长期关系;企业将放弃对物流专业技术的开发等。

3、物流一体化配送模式

物流一体化是在第三方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谓物流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的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在这种模式下,物流企业通过与生产企业建立广泛的代理或买断关系,与销售企业形成较为稳定的契约关系,从而将生产企业的商品或信息进行统一组合,处理后,按部门订单要求,配送到店铺。这种配送模式还表现为在用户之间交流供应信息,从而起到调剂余缺,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

在电子商务时代,这是一种比较完整意义上的物流配送模式,它是物流业发展的高级和成熟阶段。在国内,海尔集团的物流配送模式可以说已经是物流一体化了,并且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4、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是为提高物流效率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时,由许多个物流企业联合在一起进行的配送。它是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展开的。主要包括两种运作形式:一是由一个物流企业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即由一个配送企业综合某一地区内多个用户的要求,统筹安排配送时间、次数、路线和货物数量,全面进行配送;二是仅在送货环节上将多家用户待运送的货物混载于同一辆车上,然后按照用户的要求分别将货物运送到各个接货点,或者运到多家用户联合设立的配送货物接收点上。

目前,大型现代化配送中心的建设跟不上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要求,实行共同配送是积极可行的选择。从微观角度来说,企业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首先,达到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不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可以节省企业的资源。其次,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心业务,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第三,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实现共同配送可以减少社会车辆总量,减少闹市区卸货妨碍交通的现象,改善交通运输状况;通过集中化处理,提高车辆的装载效率,节省物流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

共同配送也涉及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各业主经营的商品不同,不同的商品特点不同,对配送的要求也不同,共同配送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各企业的规模、商圈、客户、经营意识也存在差距,往往很难协调一致。还有费用的分摊,泄漏商业机密的担忧等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