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航线是什么(关于驼峰航线你知道多少)

2022-09-05 3:25:28 物流热点 inbd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驼峰航线是什么,以及关于驼峰航线你知道多少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驼峰航线是什么





在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正式宣战。正当美国和日本打得不可开交之时,中国战场上中国军队却一直处于下风,而随着1942年5月日军切断最后一条中国陆上交通线:滇缅公路后,中国军队获取来自盟军物资的最大补给线实际上已经断绝。所以为了化解尴尬的局面,中美两国只能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和中国云南昆明之间,开辟出一条运输物资的空中通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驼峰航线”。

之所以被称为“驼峰航线”,主要是因为航线要飞跃通航条件极差的喜马拉雅山脉,由于当时的螺旋桨飞机性能不高,所以只能通过紧贴空气密度稍大些的山峰飞行以换取飞行效率,因为山脉起伏的原因,飞机的高度轨迹经常忽高忽低,所以得名“驼峰”。

美国人可没那么爱发慈悲心,换句话说,哪怕中国战场上阵亡再多的将士对于美国而言也仅仅只是数字大小不同罢了。推动美国开辟空中运输线路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在亚洲战场拖住了大量的日军有生力量,这些部队如果被释放压力,并投放到太平洋战场的岛屿上和美军较量,那么美军很有可能还会受到更大的人员损失,所以拿廉价的军事物资换命,对于美国人而言绝对是一项很划算的交易。

援助中国的物资自从1942年7月开始筹备,并由货轮运至印度的加尔各 港卸货,经火车运至阿萨姆邦的各大机场,然后通过运输机飞至中国云南。但在选择运输机种类时,美军犯了难,最初计划执行运输任务的道格拉斯DC-2、C-53等机型由于有效载荷限制,并不适合高空飞行作业,所以这些运输机被迫只能在喜马拉雅山的迷宫般隘口处“来回兜圈子”,危险的飞行方式使得驼峰航线最初数个月坠机率奇高。

这种糟糕的局面直到1943年4月C-46“寇蒂斯”运输机开始执行驼峰航线飞行任务后,才得以好转。相较于之前飞跃喜马拉雅山脉的各机种。C-46是一款飞行高度较高的双发涡轮增压运输机,且在载荷上也比C-47和C-87都要高,这也是为何C-46运输机成为了驼峰航线任务主要承担者的原因。

但就算是解决了飞机性能问题,飞跃喜马拉雅山对于盟军飞行员而言,也无异于自杀。在缅北地区的高山之间,整条航线平均飞行高度接近4000米,而在条件差的时候,绕行的航线甚至要飞过7000米的高山。频繁遭遇高空乱流、狂风、低温等恶劣天气的侵扰,运输机的设备老化的速度远比想象中的要严重,加之很多飞行员每天甚至要在这条极其考验身心耐力的航线上飞行2到3次,所以很多超载的飞机经常会因为引擎和其他机械故障而坠毁。

驼峰航线虽然很多都是美国飞行员,但中国飞行员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在1942年到1945年,驼峰航线上一共有500架飞机坠毁,其中中国飞行员阵亡近120人,算上美国飞行员,共计牺牲超过1500人。

如果今天驾驶飞机,在天气晴朗时再次飞过驼峰航线,我们甚至可以沿着沿线反光的坠毁运输机碎片航行,因为这条被称为“铝谷”的空中死亡线上,沉睡着数千名英雄飞行员的英魂。

我知道啊,那是一条空中生命通道,主要是美国空军志愿者组成的援华抗日的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因为飞越雪山峡谷,大量飞机摔落,飞行员依靠谷中发光的铝板导航,我们这儿,沾益飞机场是云南最后的终结!上图更直接。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发起了罪恶昭彰的侵华战争。在此背景下,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已经上升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在日军的得寸进尺下,七七事变终于爆发了,全面抗战也由此开始。193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召开紧急国防会议,商讨应对日本侵略的战略及军事部署问题。

会上,云南省主席龙云向蒋介石提出,日军很可能会切断中国的国际交通线,东部地区自不必说,即便是香港、越南的运输线也势必会受到影响。因此,他希望国府能够修通一条从昆明出发,途经云南西部到缅甸的铁路和公路,这样能够确保西南对外交通线的畅通无阻,并且提出:

滇缅公路由地方负责修建,中央提供资金补助; 滇缅铁路由中央负责修建,地方提供全部人力。

考虑到修建铁路在经费、技术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国民政府决定暂时搁置。但是,滇缅公路的修建计划却被正式批准并且很快启动了。

一个月后,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王艽生就率领相关的工程专家抵达了昆明,与龙云就修建滇缅公路的一系列事项展开了商讨。不久,终于确定了以昆明为起点,经由安宁、下关、保山、腊猛、龙陵、芒市、畹町等地后抵达缅甸的腊戍,公路全长1146公里,中国境内全长959公里,缅甸境内187公里。

1937年11月初,国民政府拨款200万元,要求龙云在一年内完成滇缅公路的修建工程。由于事关民族存亡和抗战大业,云南省政府自然不敢懈怠,立即进行全民动员并征调了15万人投入到修建工作中。

到了1938年8月底,滇缅公路终于提前完工通车,期间完成了土方1100万立万米、石方110万立方米、涵洞1789个和桥梁243座的浩大工程。从此开始,滇缅公路肩负起了战略运输的重任,尤其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这种重要性显得越来越明显。

随着偷袭珍珠港,美国公然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开始全面爆发。很快,日军出兵占领了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基本占领了东南亚地区。

很快,日军发现了滇缅公路的存在,意识到这条路对于中国抗战的重要性,开始对缅甸发起了大规模的攻击。中国远征军与英军联合进行了抵抗,尤其是中国远征军更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依然没能把滇缅公路保护下来。

随着滇缅公路被日军占领,中国战场失去了最后的一条物资生命线,抗战形势变得更加艰难。

为了加强反法西斯同盟,更为了中国能够持续牵制大量的日军,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终于意识到滇缅公路的重要性更胜于新加坡、菲律宾和香港等地。

1942年,中美两国政府在华盛顿签署了《中美抵抗侵略的互助协定》,中国正式成为了美国援战物资的受援国。滇缅公路被日军掐断后,罗斯福下达命令,要不惜任何代价打通到达中国的路线,“驼峰航线”终于应运而生了!

所谓“驼峰航线”,是西起印度的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等险要之地后进入中国的云南、四川和重庆的空中航线。由于这段航线险要异常,地势均在5000米左右,最高海拔达7000米,凸起的山峰层峦叠嶂,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一样,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因为气候和地形的极端恶劣,此地历来就是飞机的禁区。经过勘察,美国陆军航空队空运部印中联队司令官爱德华·亚历山大在报告中明确表示:

除了地势海拔,这里的气候也是十分可怕的。在12000英尺高度就开始结冰。

由于中国空军缺乏必要的飞机和飞行员,“驼峰航线”最初的飞行任务只能由美国空运队来承担。

通常情况下,飞机的最低飞行高度不能低于航线最高山峰的2000英尺(约600米),而“驼峰航线”沿途竟然没有低于12000英尺(约3600米)的山峰。也就是说,飞越“驼峰航线”应该不低于14000英尺,但由于缺乏加压装置,飞机只能在10000英尺(约3000米)的高度飞行,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除了恶劣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驼峰航线”还要时刻提防日军飞机在沿途的拦截和袭击。

据美军统计,在持续三年的“驼峰航线”中,美方一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超过了80%。而中方也有上百架飞机坠毁,牺牲飞行员上百人之多。难怪,美国《时代周刊》会这样描述:

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和雪峰冰川之间,一路散落着各种飞机的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成就了驼峰航线另一个名字“铝谷”。

在罗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陈纳德最先以私人的名义购买飞机,招募飞行员和机械师,抵达中国组建“飞虎队”后参加对日作战。之后,飞虎队被编入了美军第十航空队,成为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在抗战后期,“驼峰航线”共空运了80多万吨的物资,包括武器弹药、医用物资和机器设备等,强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成为了中美之间友好互助和共同抗敌的桥梁与见证。@文史不假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空中航路。它的空运货运记录在1949年柏林封锁时期才被打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1942年5月,日军切断滇缅公路,这意味着中国通向外界的陆路被彻底关闭。中美两国被迫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和中国云南昆明开辟空中通道用以转运战略物资,史称“驼峰航线”。这条长约800公里的航路,也是航空史上最艰难的空中通道,因恶劣的环境和地形条件,这条“生命线”又被称为“死亡线”。据统计,在1942年4月至1945年8月的援华空运中,为中国空运物资多达65万吨,而美国空军超过500架飞机坠毁,遇难人员超过1500人。

在二战时期,美国通过援助中国和苏联,分别开辟了“驼峰航线”和“阿拉斯加-西伯利亚空中走廊”。国内战场,“淞沪会战”结束后,日本对我国海岸线进行全面封锁。仰光陷落后,我国当时赖以生存的对外通道被关闭。我空军从1941年3月后便开始着手开辟中印航线和中印公路,但最终都无果而终。后来滇缅战争后,中美共同打通了“驼峰航线”。

开辟运输航线,最关键的是找到合适机型。最早驼峰空运由DC-2、C-47运输机、DC-3和C-53运输机构成。但是这些运输机并不适合高负载的高空运输,这使得运输机队不得不在形同迷宫的喜马拉雅山脉中穿梭飞行,航线上遍布4500~5500米高的山峰,最高甚至达到7千米。

1942年12月,C-87和C-109投入运营后才改善整个运输计划的危险系数。1943年,寇蒂斯C-46运输机又被投入“驼峰航线”,这明显提升了空运吨位数。整个空运量在1945年7月达到历史峰值。

“驼峰航线”一直延续至战争结束,虽然1945年1月,中印公路打通后分流了一部分货物运输。但空运的总吨位仍比陆运要多,前者达到65万吨,后者只有14.7万吨。“驼峰航线”总飞行小时数达到150万小时!

由于在1941年,日本军队控制了缅甸、广西等进入中国境内的重要援助通道,美国极其盟友英国不得不选择从世界屋脊上开拓一条新的航道来维持对中国的物资援助。虽然穿越喜马拉雅山脉会给盟军飞行员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但是考虑到中国当时战场的情况并不顺利,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还是坚持要将此行动进行下去,因为这是为中国军队提供补给的唯一途径,也是中国军队能与日军僵持的主要手段之一。

图为驼峰行动中的C-46运输机

参与驼峰运输行动的美军飞行员一般都是菜鸟新手,甚至几乎没有任何飞行经验,更不要说面对极端天气。这导致驼峰行动的运输效率极其低下,且十分危险。在短短三年的行动过程中,有600多架运输机和一千多名美军飞行员在向中国运输重要物资的时候因为寒冷、强气流的因素永远的消失在喜马拉雅山脉的群峰当中。

图为C-46运输机降落在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唯一一名拥有上将头衔的亨利.哈普.阿诺德将军也在驼峰运输的过程中因为缺氧而失踪。考虑到战斗机的飞行高度有限,不可能为运输机群提供必要的保护,这使得即使通过了恶劣天气的考验美军飞行员也仍然会遭到日本零式战斗机的无情屠杀,毫不夸张地说,每次空运行动对于美军飞行员而言都几乎是单程机票。

图为美军运输机穿越喜马拉雅山脉

此外,无论是因为天气因素发生坠落还是跳伞进入敌占区,驼峰行动的美军飞行员都不会获得任何形式的搜救或者是保护。考虑到日本巡逻队在当时有计划地抓捕美军飞行员,然后杀死他们。所以驼峰行动的美军飞行员都会在必要时刻留下一颗子弹自杀,这导致了在整个行动期间日本几乎没有俘获一名美军飞行员。


今天关于《关于驼峰航线你知道多少》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驼峰航线是什么的详细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