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捻军如何被剿灭(清末20多万的捻军到底是怎么冒出来的呢)

2022-09-03 21:59:52 物流快讯 inbd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清末捻军如何被剿灭,以及清末20多万的捻军到底是怎么冒出来的呢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清末捻军如何被剿灭





发生于清朝末期的捻军起义开始于1853年,消亡于1868年,最盛时期捻军人数达到20多万。主要作战区域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四省,捻军主要人员构成也是这四个省的老百姓。

这二十多万的捻军到底是怎么聚集起来的呐

张乐行(张洛行)和前期捻军。

一、“捻子”和“捻军”。“捻”这个字来源于安徽淮北的方言,意思是一股一伙,“捻子”就是穷老百姓没饭吃了,然后几百人几千人组团出去抢粮食吃,抢完粮食再回家。有“居者为民,出则为捻”的称谓,尤其是饥荒年景,有时多达几万人一同出发抢粮食,都是为了生活所迫。集体出动好过单枪匹马,主要抢富户和地主。

1852年,安徽北部大旱,饥民众多,加入“捻子”的农民数量暴增。安徽亳州人张乐行聚集万余人攻占了河南永城。同年11月张乐行在安徽涡阳被推举为捻众的盟主,号称“十八铺聚义”。(张乐行图)

1853年年初,太平天国在长江流域屡战屡胜,各地捻众纷纷响应,聚众起义,正式被称为“捻军”。

二、“大汉永王”张乐行。1855年,黄河在开封东决口,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出现了大量的受灾民众,为了生活他们纷纷举家加入捻军。一时间,受灾周边地区到处是捻军,1855年,张乐行在安徽涡阳会盟,共同推举张乐行为盟主,称“大汉永王”。

三、捻军的构成和人数。张乐行在会盟后,建立黄、白、蓝、黑、红“五旗军制”,有些效仿清朝的“八旗兵制”。每一旗人员2万,合计10万多人,后期发展成了十几旗,二十多万人。都是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老百姓。(捻军作战区域)

捻军设总旗主,下面设大旗、小旗,各个旗互不统属,都是以地方区域宗族组成的比较松散的集团。

四、太平天国和捻军。捻军 件,接受太平天国领导,配合太平军作战,但不接受改编。蓝旗将领刘饿狼等一批将领要求回归淮北,张乐行要求继续在淮南作战,捻军内部分裂,张首领杀刘将领,之后捻军各自为战。

清朝为平定捻军动用湘军、淮军及数省八旗兵,其中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亦死于平定捻军的战斗中。清朝利用地形之利,"画河圈地",将捻军分为东、西二捻,西捻为左宗棠的湘军所平定,东捻被李鸿章的淮军所灭。1863年3月,清僧格林沁亲王攻下亳州雉河集,张乐行被叛徒俘送至清营遇害。1864年6月1号,太平天国失败后,遵王赖文光和梁王张宗禹等将余部太平军和捻军合并为联军,赖文光被推为首领。1868年1月,东捻在山东胶莱河寿光战斗全军覆没,赖文光遭俘虏后被杀;同年8月西捻军在鲁西北被围困,全军覆没,捻军起义失败。

捻军的发家史可比太平军复杂多了,早在嘉庆年间“捻子”“捻匪”等词就已出现在当时清朝大臣的奏折中。所谓“捻匪”也就是“股匪”的意思,指的是流窜在安徽庐州、凤阳、颍州、亳州及河南汝州、南阳、光州、陈州一带的区域性土匪团伙。

据当时的清朝大臣和后来史学界考证,“捻匪”的源起和早期骨干分子正是白莲教起义的残部,清朝史料中就记述称“向有白莲遗党……号曰红胡匪,每一股谓之一捻,是为捻匪之始”。

目前大致可推断“捻匪”在嘉庆统治前期(1804年左右)就已出现,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捻匪”都只是聚众从事抢劫勒索、贩卖私盐、吃大户、赌博偷窃等非法活动,并未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也基本上没有抗差、抗粮等公开与官府造反作对之举。

但由于白莲教义的影响,“捻匪”一直存在“反清复明”的思想,只是因力量不够、时机未成熟而没有付诸实践。等到咸丰年间太平军兴起后,特别是1853年太平军北伐部队正好途经“捻子”根据地,这下才真正“干柴遇上烈火”,打家劫舍的“捻匪”由此开始向以推翻清廷统治为长远目标的捻军转型。

捻军内部构成十分庞杂——1855年雉河集会盟后捻军公推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并确立了黄、白、红、蓝、黑5旗军制,各大旗多以宗族、姻亲、血缘关系吸纳同族、同姓人加入,内部则以宗亲观念为纽带维系凝聚力,实行家长式统治。

此外,由于局势动荡,大量贫苦农民、无业流民、矿工、船夫、散兵游勇、盗贼无赖也都纷纷加入捻军,因此短时间内捻军就扩大到20万人左右。但从战斗力上来讲,捻军还是差得很多,1862年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率清军4万余人进攻据守雉河集一带的捻军主力,歼灭2万余人(张乐行等重要首领阵亡),捻军寨堡全部被摧毁,大本营雉河集也变成一片瓦砾。

虽然后来与太平军余部合编后组建的新捻军一度重振旗鼓,采取运动战对付清军,并取得了1865年4月下旬歼灭僧格林沁以下7000精锐的辉煌胜利,但由于捻军错误地分散兵力,又缺乏稳固根据地,最终在李鸿章指挥的清军和地主团练围追堵截下遭到失败。

纠正一下:捻军最强盛时也只有十几万人,没有二十万。 捻党,是清中后期民间秘密结社的反清组织。“捻”为淮北方言,一捻就是一群、一组、一伙、一部分人的意思,民众将这些有组织社团称为“捻”或“捻子”。

在北方广大的农村地区,捻子无处不在,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小捻子或许只有几个人、十几人、数十人,大捻子一、两百人不等。捻子产生于康熙年间,成员主要为贫苦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清史稿》载,捻党最早的发源地在淮北淝水、涡河流域,主要在皖、苏、豫、鲁和湖北边界地区从事贩卖私盐活动。捻党首领,道光年间的官方文件称为“响者”或“响捻子”。到十九世纪末,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捻众揭竿而起,举行抗清起义,于是“捻党”逐渐转化为“捻军”。

咸丰元年(1851年),河南南阳、唐河、南召等地的捻党聚众起事,以响应太平天国。翌年,首领张乐行、龚德树等率众万余人挫败进剿清军,一举攻占永城,声势大振。1853年,太平军北伐时经过安徽、河南等省,沿途捻党纷起响应,逐步从零星而分散的各自为战趋向联合作战。

1855年,中原各地的捻军齐集在安徽涡阳的雉河集,共推张乐行为首领(盟主),号称“大汉明命王”,以尹家沟为据点,其次为雉河集,建立五旗军制,颁布《行军条例》。

张乐行兼黄旗旗主,龚德树领白旗,韩奇峰领蓝旗,苏天福领黑旗,侯世伟领红旗。五旗外,还有大大小小的“镶边旗”。所谓镶边旗,就是小股部队的意思。

彼时的捻军,因有河南夏邑黑旗军首领王贯三部的加盟,人数已达十万左右,早已不是当初的小打小闹了。

1867年,捻军渡淮水南征,在安徽霍邱正阳关与李秀成、陈玉成部太平军会师,并接受太平天国领导,首领受天国印信,捻众蓄长发,使用太平军旗号,张乐行被封为“征北主将”,龚德树、韩奇峰、苏天福、侯世伟等均各有封赏。但这些都是名义上的服从,捻军诸首领可“听封而不听调” ,也不出境作战, 并保持各自独立的组织领导系统。

1858年6月张乐行率捻军主力北上作战,先后攻克了怀远、临淮和凤阳等地。次年夏,和太平军联手围攻定远。11月,清军反扑,怀远失守,到1860年年初,临淮、凤阳也相继被清军克复。

与此同时,张宗禹率三万淮北捻军一举攻取苏北重镇清江浦(今江苏淮阴)。1861年,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捻军首领张乐行为“沃王”。

1861年3月,捻军白旗主龚德树率部配合太平军西攻武昌时,在罗田松子关激战中阵亡。9月,湘军悍将曾国荃经两年苦战,一举攻克安庆,张乐行被迫率部北归,屯兵颍上。

同治元年(1862)春 ,捻军再次与太平军联合围攻颍州(今安徽阜阳),原皖北团练头子苗沛霖突然叛变,太平军英王陈玉成被其设谋诛杀。

1863年,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率剽悍的蒙古马队攻陷雉河集,张乐行突围不及被生擒,旋即被杀害,捻军由盛转衰,转入了斗争后期。

1864年夏,湘军攻克金陵(天国称天京),太平天国覆亡,张宗禹、任化邦部捻军和太平军余部遵王赖文光联合抗清,推举赖文光为首,两军合并后运用流动作战的新战术,逐渐将步兵整训为骑兵,使新捻军变成一支拥众十余万的精锐骑兵武装。

1865年5月,捻军用诱敌深入之策,在山东曹州(今菏泽)设伏,一举全歼清军主力僧格林沁蒙古骑兵队,旋即又挫败湘军、淮军的围剿,攻破清军在运河防线上构筑的长墙工事,声势复炽。

次年,捻军在河南许昌分为东西两部,以张宗禹为首的一支为“西捻军” ,他们离开中原辗转西去,到西北后“往联回众”,意思是联合西北的回民武装阻抗清军。

另一部为“东捻军”,由赖文光、任化邦率领,依旧留在中原,坚持抗清。东捻军在广袤的中原地区流动作战,游走于鄂、豫、皖、鲁数省之间,转战数千里。屡挫清军进剿。1867年,李鸿章指挥淮军将东捻军围困于黄河南岸、运河东岸以及山东的胶州、莱州一线,捻军数次组织突围均被阻回,死伤惨重,悍将任化邦在江苏赣榆被清军击毙,东捻主力几乎全部覆没。赖文光率六千残军强渡六塘河南下,次年被淮军包围在扬州,血战一番后,全军战殁,赖文光被俘后遭凌迟处死。

东捻军战败灭亡前,西捻军闻讯迅速东进,意欲救援,1868年初深入到华北平原,吸引大量清军围追堵截,旋即又回师北上,兵锋直抵北京近郊的卢沟桥一带。清廷大为恐慌,调集重兵阻击,捻军作战不利,突围南下,再渡运河而东,进至直隶(河北)、山东交界处。

这一带北有减河、南有黄河、西有运河、东临广阔的大海,适合骑兵驰骋作战,但不幸的是,李鸿章部淮军和左宗棠部楚军一直尾追不舍,并很快把西捻军团团包围起来。

8月,淮军、楚军发起攻击,西捻军在山东茌平南镇被清军击溃,张宗禹见大势已去,跳入湍急的徒骇河中“穿秫凫水,不知所终” 。至此,坚持战斗长达18年的捻军全部覆灭。

捻军是太平天国在长江以北的同盟军,坚持时间长,活动范围达十余个省份,可谓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它直接促成了后来的西北回民暴动,牵制并杀伤了大量的清军有生力量,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军和北方各地的农民武装,给清廷的统治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插图源自网络)

题主所说的二十万捻军,应该是分散在各地的太平军余部和捻军联合后形成的捻军。

捻军是清初以来长期活跃在安徽、河南、山东西南部和江苏北部一带民间秘密团体,其发展时间比太平天国要更早、坚持时间也更长。

捻军又称捻党或捻子,参加捻子的人,主要是一些农民和从事手工业的下层劳苦大众,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人一旦遇到什么问题根本找不到讲理的地方,官府则更是靠不住,已经成了压榨老百姓的机构了,为了寻找安全感,老百姓自发的组织一个团体,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外来威胁,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个一个的小组织,他们往往数十人或数百人一股,像麻线捻成的灯芯一样,称作一捻,他们平时各自劳作时就是普通百姓,外出时则以捻为单位,主要是针对官府,进行抗粮、抗差,也劫富济贫打击富强豪绅、恶霸地主。渐渐地各地捻子越来越多,各捻子之间虽并没有隶属关系,但遇到大的行动,捻子之间都能相互配合。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军经过安徽、河南时,各地的捻子纷纷响应,配合太平军北伐的军事行动。1855年8月,各地的捻军在安徽蒙城雉河集进行会盟,人数达到了十万人,推举张乐行担任盟主,建号为“大汉”,张乐行,别名老乐,安徽涡阳人;捻军分为黄、白、红、黑、蓝五旗,各旗统一听取盟主调遣,捻军正式成为一个公开的组织,有了统一的指挥。

捻军会盟以后,在太平军的支持下,以雉河集为据点,采取流动作战,四面出击,占领了安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捻军的力量也迅速得到了壮大,但在1857年,捻军蓝旗将领刘饿狼等人坚持要回淮北,捻军内部发生矛盾,刘饿狼等人被张乐行、龚得树等杀死,但大部分旗主还是带人返回了淮北,造成了捻军的分裂;其余捻军在张乐行带领下继续配合太平军与清军作战。在长期的配合作战中,捻军也与太平军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盟主张乐行也被天王洪秀全封为沃王,但相对于其他太平军而言,捻军还是有不同的地方,他们虽然接受太平军的领导,但不接受改编,属于“听封不听调”,仍是一支相对独立的队伍,有自己的一套组织。

随着太平军与清军在作战时,逐渐处于了不利的局面后,捻军也开始进入了战争的艰苦阶段。1863年,清军僧格林沁部攻下雉河集,沃王张乐行被叛徒李勤邦诱捕后遭到杀害。其余捻军在梁王张宗禹和鲁王任化邦的率领下,继续在豫东南、鄂东北和皖北一带继续与清军战斗。1864年,远征西北的太平军,为了救援危急的天京,从陕西返回河南,捻军在张宗禹的带领下与之汇合,但尚未赶到天京,天京已经被清军攻陷,救援无望,两支军队为了共同对抗清军的围剿,进行了整合,推举遵王赖文光为统帅,并相约“誓同生死,万苦不辞”,团结对敌。赖文光针对敌强我弱的现状,调整战术,他采取“易步为骑”扩大骑兵,以适应平原作战的需要,以骑兵奔袭的运动战为主,把清军拖得疲乏不堪,狠狠打击了清军。1865年5月18日,捻军将僧格林沁主力引到山东菏泽高楼寨,利用有利地形,将清军四面包围,在捻军的攻击下,清军死伤惨重,僧格林沁在仓惶逃窜后,躲藏于田垅之间,被一个十四五岁的捻军士兵张皮绠杀死,清廷赖以支撑的僧王之死,引得清廷朝野震动,这一仗也严重地重创了清军。

清廷在惊慌之余,连忙派出曾国藩率军北上围剿捻军,捻军多次突破曾国藩布置的防线,进入山东,随后又转入河南,粉碎了曾国藩的“剿捻”计划。清政府又改派李鸿章为钦差大臣负责“剿捻”,这时,西方列强也给清军提供武器,并派出教官和顾问帮助清军,面对清军在武器和兵力上的优势,捻军决定扩大范围,争取更多力量参与抗清,于是,捻军在河南许州分为东西两路,一支由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率领为东捻军,留在中原地区继续与清军缠斗;另一路由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率领挺进西北,为西捻军,负责联络陕、甘的回民起义势力。

留在中原的东捻军,处于清军的围剿之中,一直处于作战状态,既无后援,又无法补充给养和兵源,导致兵力锐减,捻军的作战非常艰苦,为了争取获得军需给养,捻军准备进入山东,但清军严守运河及渡口,这一目的没有实现,1867年1月,东捻军在尹隆河战役中遭到清军围攻,损失了两万多人,也令东捻军放弃了原本准备入川、陕与西捻军汇合的正确计划。在接下来的作战中,鲁王任化邦不幸被叛徒杀害,遵王赖文光率部突围后,在山东寿光又被李鸿章的淮军围困,捻军牺牲两万多人,被俘一万多人,东捻军主力已基本损失的差不多了。赖文光率剩余部众,转战于江苏,力图向西甩掉追兵,重整队伍,但在扬州瓦窑铺遭到伏兵袭击,遵王赖文光在扬州与清军作战时,终因寡不敌众,重伤被俘,于1868年1月10在杨州英勇就义。

西捻军在进入陕西后,汇合陕、甘、宁的回民起义军,多次大败围剿清军,击毙清提督萧德扬及清军副将、游击等官员多人,又在陕北大败左宗棠手下的刘松山部,随后进入山西。西捻军在听到东捻军被围的消息后,火速东进,准备回援东捻军,但行至太行山时,得到了东捻军已经失败的消息,此时的西捻军已成为孤军,并且已经进入清军的势力范围了,处于湘军、淮军及清廷邀请的英法炮船和洋枪队的围堵之中,在饶阳与清军作战时,幼沃王张禹爵等人战死,其余捻军转战到天津杨柳青等地准备渡河,遭到洋枪队堵截,随即转战于河北、山东北部一带,在清军和英法洋枪队的大肆“围剿”下,西捻军将士们虽拼死奋战,但最终力尽援绝,梁王张宗禹也不知所踪,有说战死,有的说逃出后隐居。1868年8月,西路捻军也不幸失败。

捻军在太平天国失败后,成为了继太平军后反击清政府的一支主要力量,他们转战九省,坚持了将近五年时间,在没有后勤保障的情况下,仍能屡次给清军以重创,实属不易。


今天关于《清末20多万的捻军到底是怎么冒出来的呢》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清末捻军如何被剿灭的详细内容...

发表评论: